卫生、健康、时尚古代人洗澡原来还有这般讲究
引言
古代卫生,提及这个词,现代人都会紧皱眉头,心想古代卫生一定十分落后,即使古人爱干净,想要天天洗澡,也会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。但实际上,古人比我们想象中讲卫生多了,早在先秦时期,老百姓就有三天洗一次头、五天洗一次澡的习惯,洗头时,甚至还会使用一些天然的清洁剂。
古人把洗澡称为“沐浴”,“沐”是指洗头发,“浴”是指清洁身体。关于沐浴,中国古代有很多趣闻轶事,古时候大臣上朝或祭祀之前,必须先“沐浴净手”,否则就是大不敬,这在当时是非常庄严的一项礼仪。
古代个人浴室
古代民间洗澡的习惯也非常普遍,以至于有人专门以此为题撰书写文,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梁简文帝就写了一本《沐浴经》。清代故宫的浴室叫做“浴德堂”,寓意洗澡时不仅要除掉身上的污垢,还要彻底地放空心灵,涤荡灵魂。
一、盆浴还是池浴?古人说:随便挑
浴盆
古人洗澡的历史,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,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文字,便起源于这一时期,商周时期古人洗澡就开始用浴盆了。商汤洗澡用的青铜浴盆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。
我国民间很早就出现了浴室和木盆。《周礼》记载,由于古人有蓄发的习惯,经常容易油腻,所以一般三天洗一次头、五天洗一次澡,洗澡的过程还有着严格的程序。洗澡须用两条浴巾,细布擦上身,粗布擦下身。洗干净之后,从澡盆中出来,还要再站到草席上用热水冲洗一遍,最后擦干身体,穿上衣服,才算洗浴完毕。
由此可见,古人对于自己的清洁卫生还是非常讲究的,在洗浴这件事上一点都不含糊。此外,古人还有洗澡后喝水、男女不共浴等礼仪习惯,这些习惯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也是十分有道理的。
青铜浴盆
汉朝时期的官员更是有“休沐”的说法,即百官连续上朝五天后,允许休息一天用来沐浴,这一点跟今天的“双休日”非常类似。这种习惯从汉朝开始,一直延续到唐朝初期,可见沐浴这件事在朝廷官员中间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。
浴池的出现
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古代社会,单人浴盆这种洗澡方式显然具有高成本、耗时长等诸多不便。于是,嫔妃荟萃的皇宫和僧侣众多的寺院中最先开始出现浴池。
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,早在秦始皇时期,皇宫内就修建有专供嫔妃使用的大浴室,地下建有地漏和排水管,甚至还有火炉用以取暖。但是这一时期,公共浴室只存在于少数地方,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。南北朝时,佛教的寺院中基本都建有很大的人工水池,大都依井而建,汲井水为源。每天早上,晨钟敲响之后,众僧侣都须入池洗浴。
华清池
关于古代的浴池,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骊山北麓的华清池了。这里有着恢弘的宫殿、高大的楼阁、典雅的亭台、优美的园林,与骊山的自然风光相互映衬,恍如人间仙境。相传华清池始建于秦始皇时期,后来成为历代皇家的行宫。
唐玄宗李隆基,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孙子,也是改变盛唐命运的男人,为政初期,知人善任,依法治国,开创了古代历史上著名的“开元盛世”。但到了晚年时期,逐渐老迈昏聩,不问政事,整日与杨贵妃在此寻欢作乐、纵情声色,甚至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办公场所。
天宝十年冬,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一住便是三个月。美丽宜人的华清池虽给二人带来了无限的欢愉,却给社稷和百姓埋下了灾难的祸端。最终伴随着安史之乱的到来,唐朝也开始由盛转衰。
公共浴池的普及
宋朝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顶峰,繁荣的市场和对外贸易催生出许多商业化大都市,街头巷尾来往的客商熙熙攘攘,自然也带来了住宿、饮食等多方面的消费需求。除此之外,一种前所未有的店铺开始悄然出现,那就是商业性的公共浴池。
宋朝公共浴池
从北宋汴京的“浴室院”,到南宋临安的“香水行”,大大小小的浴池不断涌现,为商贩、旅人、军士和百姓带来了便捷和实惠。
宋朝时的浴室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就是会在大门上悬挂一只葫芦作为标志,以方便人们识别,内部分冷水池和热水池,供不同洗浴习惯的客人自由选择。公共澡池不断普及,各行各业、各年龄阶层的人在这里都会得到物美价廉的身心享受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卫生法制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wsf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04/4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