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前申报化妆品广告中女性形象变迁兼论女性
在我国,广告的出现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,但直至鸦片战争之前,广告依然停留于吆喝出售和实物陈列的形式,直到十八九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繁荣,才真正促成了近代意义上广告业的诞生。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几乎与新闻业同步,鸦片战争以后,中国沿海城市口岸被打开,报业发展,广告走进了报纸。作为近代上海最重要的一份报纸——《申报》,自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,至1949年5月27日终刊,漫漫77年,《申报》广告与《申报》共生共存。《申报》不仅是对当时政治形势和民众社会生活的反映,也是各行业打广告的必争之地,特别是1915年4月《申报》改革后,广告版面更是超出了新闻和副刊的版面。
从目前研究来看,无论是对《申报》上商业广告的研究,①对《申报》上商业广告的研究涉及众多方面,有微观方面的研究,如杨积广:《从〈申报〉广告看清末禁烟》,《历史教学问题》2005年第6期;李兰萍:《清末民初〈申报〉中的女性商业广告》,《安徽史学》2010年第3期;杨至全:《南京政府前期〈申报〉留学生广告研究(1927—1937)》,《江苏师范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2015年第3期;又有宏观研究,如胡俊修:《从〈申报〉广告看近世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》,《历史档案》2003年第4期;许纪霖、王儒年:《近代上海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之构建——20世纪20—30年代〈申报〉广告研究》,《学术月刊》2005年第4期;曹莹莹:《从二三十年代的〈申报〉广告看妇女解放》,《传承》2010年第15期等。在此均不再赘述,具体可参见李伟:《2009年至2011年国内〈申报〉广告研究综述》,《新闻世界》2012年第7期;杨秋霞:《2012至2014年〈申报〉广告研究综述》,《视听》2015年第3期。还是对《申报》上女性形象的研究,②池子华、赵双阳:《略论20世纪20年代城市女性社会形象的变化》,《文化学刊》2007年第4期;邹红梅、王省明:《新旧文化的碰撞——〈申报〉广告女性形象分析》,《电影文学》2007年第8期;许秀秀:《〈申报〉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》,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,2010年;王楠:《〈申报〉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》,《新闻世界》2011年第12期;王楠:《从〈申报〉商业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透视编辑的女性意识》,《编辑之友》2013年第10期;王楠:《〈申报〉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审美期待》,《新闻知识》2014年第3期;王楠:《〈申报〉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》,《新闻知识》2014年第9期。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但尚缺乏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。《申报》上商业广告种类繁多,涉及香烟、钟表、绸缎、化妆品、皮货、书社、电影等众多种类,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虽然化妆品广告在其中所占比例不大,但类型丰富,且不同时期的广告特色各异,《申报》上的化妆品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营销模式,更是反映出同时代的社会文化与女性心态。本文拟以抗战前《申报》上的化妆品广告为切入点,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15张图片,探析不同时期广告插画中的女性形象,兼论对女性美的建构。
一、近代身体美的文化之形成
鸦片战争之前,中国人普遍信奉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”的观念。认为身体四肢、头发、皮肤,都是父母赋予的,不可进行毁坏伤害,否则便是不孝。而对于女性美的讨论,也多侧重于德行方面。关于妇容,也主要指出入端庄持礼,不可轻浮。鸦片战争后,女性美的意识发生改变,逐步转向身体与美。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,西洋文化随之传入中国。伴随着留学生的回国、与洋人打交道的频仍,出现了要求服饰和身体变革的呼声。一些新型知识分子,甚至把女子服饰变革和女子解放联系起来,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锁链,主张予以改革。①时影:《民国时尚》,北京:团结出版社,2005年,第52页。于是,留洋女学生、上层阶级女眷首先开始着洋装、蓄西式发型。西式雪花膏、香皂、香水等化妆品,也成为女子追逐的对象,报纸的宣传也频频将化妆品与“卫生”“健康”等观念联系在一起,人们认为通过服饰、发型以及化妆等手段,可以使自己看起来更文明。
而近代卫生观念的产生则与清末新政有关。清末新政时,设置了管理公共卫生的行政机构,并颁布了有关卫生法规。民国建立后,国民政府更是仿效西方模式建立了新的医疗卫生体制。卫生的观念,一时间更为流行。卫生也被理解为女性的美容行为。美容工作主要包含健康和清洁两个必要部分,要达到美容的真正效果,“第一步工作是使我们的皮肤毛孔中,一点也不存什么污秽,使我们皮肤的细胞,个个具有生气”,而运用化妆品所追求的美,“一部分是由于皮肤的营养,石蜡的注射,面孔受的整容术,全身受的泥浴和脂粉等,一部分是由于更进步的健康,而这进步的健康,又是由于更为合理化的生活而来的,丑将成了一种疾病的征象”。②《化妆品和女性美》,《新中华》1935年第3卷第15期。抛开美的观念而单就卫生方面说,以适宜的药品来保护皮肤,也是必要而不可或缺的。③石霜湖:《对于美容品应有的认识》,《艺风》1936年第4卷第4期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卫生法制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wsfz.cn/qikandaodu/2021/0304/455.html
上一篇: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卫生美术分析
下一篇:近代卫生观念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影响